• 评论
智能化成本下降,中国汽车产销或突破4000万辆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两大关键领域,将走向融合控制,从而降低整车成本,推动车辆普及。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一直由不同的芯片平台提供算力和控制。目前,高通的芯片被广泛选用作智能座舱的主控平台,而英伟达的Orin平台则成为智能驾驶的主控平台。传统的中控和仪表ECU已被具有高算力的SoC芯片所取代。

崔东树预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将走向集成控制,实现“驾舱一体化”。这意味着通过中央计算平台实现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跨域融合,实现数据闭环和算力集中。

他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像消费电子产品。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备更多科技元素,如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和大屏显示等功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特点,使其成为代表新时代纯净型消费电子产品。

崔东树进一步分析称,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座舱的升级与完善,将推动汽车普及程度的提升。预计中国汽车产销量仍有望突破4000万辆。汽车市场的规模潜力依然巨大。

据了解,乘联会对行业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将走向融合控制,从而降低整车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同时,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像消费电子产品,其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他预计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4000万辆的水平,显示出汽车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造车新势力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融合提出了更多的期望。例如,蔚来汽车推出了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并致力于打造“居移、居住、居行”的新出行生态系统。其他一些新兴汽车制造商也致力于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突破。

总而言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融合将持续降低整车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同时也将推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预计中国汽车产销量有可能突破4000万辆。汽车行业正朝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未来迈进。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