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上亿研发费不如打滴滴?自动驾驶需多方努力

[ 技术] 智能汽车的好坏在于能否准确地感知环境并作出相应反应,这就需要有优秀的感知器。当前,主流的智能驾驶系统由“感知”、“决策”、“执行”这三个部分构成,而感知硬件包括了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等元件。单单从感知硬件上来看,近二十年来汽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发展。

早在2000年左右,一些汽车品牌开始推出智能驾驶相关的主动安全功能,其中采用的感知硬件相比目前已有所不足。例如,斯巴鲁车型只使用了双目摄像头,丰田车型则使用了单个毫米波雷达做为主传感器,实现的功能也相对有限。不过后来,随着认知和需求的提高,感知硬件方面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比如,2015年左右,沃尔沃使用了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方案,在汽车界处于领先地位。

在硬件发展的同时,智驾的路线也越来越清晰。高精度地图、车辆定位系统以及感知硬件构成了当前城市交通大环境下最为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当然,如何适应城市交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成为了一个需要共同努力的命题。感知硬件的完备和使用方法的革新将继续推动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中国汽车发展的观察者、见证者、参与者
283 篇文章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