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近年来,关于儿童或宠物被误锁在车内导致悲剧的报道虽然有所减少,但这一安全隐患依然不容忽视。随着全球新车评价体系也在2024版中正式将CPD列为加分项。这一趋势促使车企加快研发和安装CPD系统,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CPD系统主要通过摄像头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能够监控车内乘员状态,包括疲劳监测、乘员占位检测、人脸识别登录、手势识别以及儿童监控等功能。然而,摄像头的使用也引发了隐私问题,许多用户对车内摄像头的持续监控感到不安。相比之下,毫米波雷达因其仅检测活动物体的位置范围而不涉及影像细节,在隐私保护方面表现更佳。此外,毫米波雷达对光照条件不敏感,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儿童遗留检测的理想选择。
在麦格纳最新一期的技术实验室中,专家详细介绍了舱内雷达的技术细节。舱内雷达对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新概念,但对麦格纳而言,这已经是经过多次迭代的成熟产品。麦格纳的ICR'21舱内雷达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进入产品验证阶段,并已应用于部分车型。ICR'22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验证,新增安全带提醒辅助功能和舱内入侵检测功能,同时雷达尺寸进一步缩小。ICR'24则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进入验证阶段,新增车辆定位功能,并实现更小型化的设计。未来,麦格纳舱内雷达将朝着驾驶员监控系统增强、健康与安全检测、定位与成像、碰撞前后乘员状态检测等方向发展。
舱内雷达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乘员健康状态检测。通过读取反射的毫米波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座椅上是否有乘员、乘员类型以及乘员的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等信息。这一功能为车内乘员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了额外的保障。
与摄像头相比,舱内雷达在成本和功能上具有显著优势。一个舱内雷达即可覆盖五座车型,两个雷达则可覆盖七座车型,且不受环境光影响,在夜间也能实现精准检测。这使得舱内雷达在CPD儿童遗留检测领域更具成本效益。然而,舱内雷达与摄像头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舱内雷达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CPD功能,而摄像头则是基于图像识别的座舱应用的关键硬件。未来,舱内雷达和摄像头将共同推动座舱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随着各国NCAP评价体系的推动、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技术成本的降低,舱内雷达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大规模应用于汽车座舱。尽管舱内雷达短期内不会完全取代摄像头,但其在CPD儿童遗留检测方面的优势将为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更加坚固的防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