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手机换电池的时代,自从当年苹果把它锁在壳里后,这种操作就慢慢消失了,现在貌似不需要了,但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那就是充电宝,甚至催生了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
电动汽车也是如此,10几年前换电模式就曾经规模化商用过,相当于更大的共享“充电宝”,但无疾而终,归根到底还是当年电动汽车普及度太低,技术也不成熟。但换电技术却一直有一些人没放弃,这些年虽然基本是星星之火种,但如今却已然有了燎原之势。据笔者了解,这些年一直坚持做换电,并且有所商用的,包括北汽、奥动新能源、吉利、力帆,以及蔚来汽车。
这些年,北汽一直在做EU系列的纯电动出租车换电运营业务,在北京郊区跑的比较多,笔者曾经参观过他们换电站的操作过程,确实非常方便,应该说很符合营运性质车辆的需求。而和北汽合作的换电运营商,就是奥动新能源了,这家企业属于比较单纯的换电技术服务商,创始人是蔡东青,没错,就是那个奥飞动漫的创始人,“奥迪双钻”就是他的杰作。
近年来和换电瓜葛最深的就是蔚来了,为了解决用户续航焦虑,已经在全国建设了大量的换电站,并且推出了“电区房”的概念,而蔚来资本,也是多轮投资奥动新能源,是其重要的股东和合作伙伴。
另外两家是吉利和力帆,后者曾经大规模运营过换电模式的共享汽车,积累了很多相关经验,而吉利也多年来保持对于换电技术的巨大投入。今年,两者合资成立的睿蓝汽车,也是以换电技术为核心,占领了大众换电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与蔚来汽车一高一低,形成上下呼应之势。
睿蓝的杀入,可谓时机把握的非常好,一方面是电动汽车本身的成熟度要较以往高了很多,另一方面,对于换电模式的鼓励政策也变得更加明确,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点在于,确实蔚来汽车几年来把市场彻彻底底的教育了一遍,都知道换电的好,却又太贵,那么睿蓝的定位无疑是我们普通大众最需要的。
除了主机厂,和换电技术服务商之外,在换电赛道最大的“利好”,无疑是“宁王”宁德时代的进入。近日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是力推换电模式,认为此模式下,消费者可以只买车身,不买电池,原本12-14万元的电车,实际不算电池,只需要6-8万元,就能买下来,然后再根据用车场景租车。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已经推出了换电品牌 EVOGO,如果能利用其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做好大量电池的运营,确实对于消费者、厂家以及整个行业,都是利好的。
不过,哪怕像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都戏说自己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愤”而花了109亿元自建了广汽的动力电池厂,所以,笔者对于电池厂家介入运营并不是特别看好,毕竟真正接触消费者的,还是睿蓝这样的主机厂,也更有话语权一些,说白了还是“我的标准我来定”比较好。而且事实上,宁德时代的换电服务,也不太可能兼容像睿蓝的“胶囊电池”一样的多标准电池。
那么接下来,谁能先行快速的圈城掠地,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蔚来汽车是第一个跑出来的,在路上的睿蓝是第二个,再后面会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林小丽,编辑:田淼,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