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立场决定观点,理想CEO李想和长城CGO李瑞峰因技术路线隔空再互喷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文章,他说如果汽车销售的前三名,比亚迪、吉利和长安都开始使用增程电动,一些公司关于增程落后的营销规划可以停止了,省钱干点正事儿吧。

在李想看来,平顺性和能耗是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他认为前驱是最适合并联的,而四驱和后驱更好的选择则是串联。

此前,李想曾在网上询问比亚迪仰望U8的动力结构是并联的插电混动(PHEV)还是串联的增程混动(REV),他很可能是在证明理想汽车选择增程路线的正确性和先导性。

在电动汽车领域,增程式技术是一个热点话题。相关的争论已经在行业内展开多次,而且各方面的声音都不缺。有些人认为增程式是最糟糕的选择,有些人则反驳说销量是最好的证明。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曾表示增程式电动车是最差的方案,一年后,李想却在微博发布了一张统计图,疑似以销量作为证明反驳了冯思翰的说法。此外,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也多次表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这一言论也引发了一场讨论。

在摩卡PHEV发布会上,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再次表态,他强调造车不是造名词,造车是要有实际效果的。他认为简单地换一个包装就可以卖得高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去年7月,余承东表示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然而,李瑞峰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且任何人的“大嘴”也不能改变这一点。此外,李瑞峰在电话会议上称增程式是电动车,而魏牌智能DHT是较高效的串并联插电混动,本质有所不同。

这次争论在业界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些专家认为,这次争论体现了新能源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技术模式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优势,没有完全对错之分。另一些人则认为,技术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如市场需求、资源环境、生产成本等。总的来说,李想说的有一定道理,但笔者支持李瑞峰。

这种争论不仅引发了行业内的关注,也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希望各方能够以客观的态度讨论,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期望是美好的,任何管理者却是都难以摆脱自己的立场,真正客观的评价是不可能的,消费者需要做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林小丽,编辑:王南南,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发表评论
加载中...
  • 田与苏 1个月前

    增程式是落后,但是也有优点,问题是落后技术卖高价就比较坑了。当然,中国那么大,总有一些韭菜。

  • 徐北游 1个月前

    如果增程式可以实现市区10个油以内,高速7个油,350匹马力,500牛米的扭矩。也就是说能有3.0t的动力表现,1.5的油耗。那我不管它先进不先进,它就是好车。别动不动和消费者讲技术,我们要讲体验。

  • 机械鬼69 1个月前

    用户认可才是关键,看销量就知道,没钱的喜欢做键盘侠,真有钱消费的早开上了,我不认为人家有能力赚50w买车的人是傻子

  • 远足的吉吉 1个月前

    现在新势力造车都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技术不先进售价却高的出奇,用内饰夸张电动四驱和空气悬挂的大中型车型来掩饰几十年前就有的增程式技术。而中国人买车就认大车,小巧方便风靡全球的小型车,在中国被嗤之以鼻,加上政府对电动车补贴政策,才促发新势力以简单的电动车和增程式车大举进军汽车界,使得资本疯狂的收割电动车带来的红利。

  • 感觉增程比油电混技术低了一个档次。

  • anan的爸 1个月前

    理想公司都没有自己的动力系统方面的专家这是家造车公司吗?

  • 增程落后谁都知道啊 矿山上的大卡车好多年前就这模式了

  • 芋先森 1个月前

    回到最根源,消费者买车是做什么的?需求是什么?消费者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
    普通消费者是为自己的需求买单,而不是技术买单?而之前技术的进步,只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回到最根子上的需求来说,理想没问题的,消费者也用订单在投票

  • ArchieJiu 1个月前

    说白了就是増程式技术简单,门槛低,没有太多专利壁垒,适合拿来就用,不过増程式也有效率高低,这就看对増程器、电机、电控的研发能力了,不然也不会出现理想one百公里八个多油的新能源了

  • 大咯咯www 1个月前

    增程器就是落后技术没问题啊,公认的啊。李想不就是商业资源整合麻,把需求满足了而已,商人罢了,又不是企业家

  • 新的一天901116 1个月前

    理想技术含量不咋地,但是最懂客户需求,技术搞得天花乱坠,成本居高不下,长城新能源技术含量是高点,但是价格比同类型贵了点,消费者不买有啥用,汽车就是要开着舒服实用省钱,这方面理想都做到了,不会琢磨客户需求的企业,都不长远

  • 顽石不化 1个月前

    纯电有什么高技术?我儿子的玩具车就是纯电的

  • 懒惰的青蛙2 1个月前

    增程是目前阶段比较理想的形式,即解决了短距离城市通勤,又解决了长距离需求,没有里程焦虑。他是一个过渡产品,在充电设施没有大规模完善和充电速度,里程没有大突破之前都有市场,现阶段阻碍增程的最大因素是政策,比如不能上绿牌,不能免购置税等。

  • 理想老爸普若 1个月前

    我过年串亲戚门跑了600公里,用了2升油,其余都是用电。用油是因为要连续跑200多公里的高速,纯电扛不住。

  • 仰望大概率是增程模式,四个电机,扭力上限无敌。真没必要发动机直驱,所以仅使用增程模式就够了。

  • 思烤 1个月前

    既然一样有电池有发动机,我为什么不买能直驱的混动

  • 好学海风Lhz 1个月前

    首先我想问一下,世界上哪个车企造不出增程车,如果加个发电机,又简单又便宜的方案,可以带来技术革命的话,那些车企为什么拼命的去研发混动?拼命的去改进发动机,,亏电无法行使增程油耗高反而是理想这种制证亏电无法行使增程油耗高,那么大个发电机90%的时候只能在那里当做摆设,白白浪费动力

  • 说的难听点 蔚小理在研发和开发的都是商业模式,并没有什么非常特殊的东西,然后就是供应链整合。说实话,还是只看好比亚迪的未来。

  • 用不用和先不先进是两个概念,论技术含量增程式的确是属于落后的,但论实际应用也的确是符合当下所需的,所以,不要偷换概念了。既然增程式那么好,为什么各大车企一开始不玩增程式,增程式技术还相对简单,成本也更低,却是去费尽心思投资搞其它混动模式?可以说让理想吃了第一个螃蟹?说明其它车企只是看到了当下市场的反馈和需求,所以才决定亲自下场尝试一下,但不限于把增程式当唯一的主流产品,而是与其它混动模式一起推广和应用,共同面向市场。理想除了增程式还玩的出其它的模式吗?我相信理想迟早有一日能玩纯电,但其它混动模式就别谈了,造了那就是打李想和理想的脸。

  • 增程器从技术角度讲确实属于落后的技术,门槛低壁垒少。但是结合目前国内的充电桩数量、电池效率、续航里程,加油站分布等。在现阶段是符合中国道路国情需求的。 我们得把这个技术放在背景下比。当下是适合的,未来是落后的。

  • 按时大法度 1个月前

    比亚迪的大麻烦就要来了。三个月,我已经在路上遇到4次前车比亚迪突然趴窝了。失速问题迟早大爆发

  • 柴禾321 1个月前

    我认为纯电能行驶200公里的插电混动最实用,平时上班通勤一周充一次电不用耗油,出远门你可以选择勤充电也可以烧油应急

  • 示口木 1个月前

    现在的汽车品牌和90年代移动电话最热的时候一样,杂牌一大堆,退出市场早晚的事!

  • Kero1 1个月前

    増程和其他混动在设计理念上就是不一样的。
    两田比亚迪长城的这类混动,是以油车为基础打造,加入电力系统是用来弥补油车的不足。理想问界这类増程,是电车的基础,加入了发电机弥补续航焦虑。
    这不光是技术上的区别,也是对产品定位的不同,所以前者都在讲技术,讲油耗,后者在讲舒适和智能化。
    前者相当于诺基亚给你做成了触摸屏,但系统还是塞班。后者是苹果把电池做成了可拆卸,你可以说后者这种技术不先进,但不代表他不好用。

  • 天魔地鬼 1个月前

    2017年加3万买雷克萨斯RX典雅,弄好差不多60万。
    现在觉得不香了,不如理想L9
    如果当时有理想L9,肯定选L9
    50万以下的电动车,以前个人最喜欢特斯拉,比亚迪。
    现在增加一个理想。
    中国电动车加油,打爆全世界!!!

  • marlboro陈 1个月前

    增程式是不是就是插电混动?就是纯电只有100公里左右,没电了跑油那个?

  • 增程就是好比电三轮上面买个几百块的汽油发电机,损耗的是电池,和混动不一样,那几个新势力做不成混动

  • 冂冂有神2 1个月前

    增程就是脱裤子放屁,但话说回来,楼上的说10个内的油耗换来v8的动力和无续航焦虑,也确实是解决当下电车充电和续航问题,但我还是觉得增程垃圾,不接受反驳。

  • 板烧i 1个月前

    我有2个朋友买的理想l9。我跟过l9跑长途.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noa很怂,他们定速120,平均时速保证不过100。理想把平均时车速也屏蔽,那就说明这台车跑高速油耗不低。车主也不承认自己的车油耗高,他们会把电行驶算进总油耗所以基本理想高速油耗都是8.多。拥有一群选择性看不见用户,也是李想个人魅力。没必要纠结理想増程落后问题啦。

  • 水军草原 1个月前

    丰田打压理想是时候结束了

  • 元気大伤 1个月前

    虽然我没有买理想,但是抛开品牌和技术不谈,如果目前非要买新能源我只能考虑増程器。等什么时候充电五分钟开车两小时了再看看

  • 深渊死宅 1个月前

    反正不管你们怎么吹,要我买电动车,十年以后再看吧,

  • 歇庭风1 1个月前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想割韭菜,我已被割,理想one

  • golfhuang 1个月前

    如果非要增程,串联肯定更好。但纯电动才是真正的出路。

  • SuperZc 1个月前

    建议给理想one车主补偿和更多福利

  • Azog797 1个月前

    技术先进不代表产品好,人家没有宣传增程式技术先进,只说是目前最合适的,这个说法没问题

  • 搁浅云峰 1个月前

    自从我掌握了增程技术,再也不怕爱车没电了

  • 车一CheYi 1个月前

    没有简单的技术,只有头脑简单的人

  • 投条监听员 1个月前

    只论技术就是耍流氓,燃油车技术比电车复杂多了。理想都卖几年了,要问题大早崩盘了。不长跑高速,理想这个方案是可以的。正常家庭有固定充电地点,正常城市使用几乎就是台电车。再反过来说电车你700km1000km里程你也会焦虑,相比之下理想焦虑感低多了。混动比增程好?我反正是感觉不明显。我都接受,剩下看产品力。

  • 银河老顽家 1个月前

    我清楚的记得有车主说过这玩意儿没电了巨费油

  • 增程式适合当下也只是适合当下的消费者,企业如果还大部分研发这种技术大概率最先被淘汰,因为ev企业大部分走在前头,等增程被淘汰转ev,已经被人甩在身后一大截

  • 凡更 1个月前

    增程车的发动机容易积炭,因为相当于油车一直怠速

  • 两个人的武林 1个月前

    增程对于U8仅仅是满足了纯电的里程焦虑痛点,U8的定位就不太会为省油过多去考虑,电机动力本身也大的恐怖,并联可有可无吧,和依赖增程技术还是两个概念,家用车相反,需要在节能和动力上做平衡,用增程就会显得厂家没技术含量,用了最差的动力组合方式

  • 好好的燃油车,非要搞个电在里边,现在搞得油车发动机为了满足国6改款发动机,毛病一大堆。电车又苦于充电烦恼,非要整点油在里边。这一切都是图啥呢

  • 九原烟 1个月前

    增程式的确技术不先进,但却是目前最合适的中间过度方式

  • 小LeoLeo 1个月前

    增程式落后没毛病,但确实符合现今对纯电续航感到焦虑的那一部分人的需求,加上优秀的空间和设计,成本上増程器比几十度的电池便宜多了,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 一个头颈拳 1个月前

    U8仰望的四电机已经没有必要让发动机参与直联了,不管从结构上还是技术的先进程度上,带个增程器就是为了提高一下续航,就跟手机带个充电宝一样,没有任何技术,明白了吗?

  • 买办企业为什么要说别人

  • 李想明显是做广告,明天L7上市了。看问题本质

  • 去海边吧 1个月前

    理想的客户群体都是年纪大一点的人,冰箱沙发彩电的,他们不是不懂,是不在乎,但是想要靠别人的不在乎存活的企业怕是走不了多远

  • 增程式就是纯电动车拖着大号充电宝,理想利用国人里程焦虑的心理,其实让大家花高价买了一辆续航只有一百多公里的纯电动车。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