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法媒:对华加税难助欧洲电动汽车崛起

近日,法国《世界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中国征收关税不会让欧洲成为电动汽车冠军》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报道指出,外国游客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便会被满街的新能源汽车所震撼。无论是上海、北京、广州还是深圳,出租车队伍中充斥着VOYAH等品牌,这些车型的标志和设计都充满了未来感,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汽车世界。

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最新数据,中国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据了70%的份额,而在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52%。自2024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已超过一半,同时它们几乎占据了欧洲汽车市场的四分之一。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已经稳固,并且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支持政策一直保持稳定,将其视为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机遇。相比之下,欧盟虽然承诺到2035年停止销售内燃机车型,并希望在气候转型中占据领先地位,但如果没有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调整,其前进的步伐将面临巨大挑战。

2024年,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争论持续了大部分时间,最终在10月30日生效。然而,报道指出,这种关税政策并不会让欧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冠军。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已经占据了明显优势。以比亚迪为例,这家企业在汽车领域拥有20年的历史,在电池领域更是积累了30年的经验。此外,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之一,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7%,为众多国际汽车品牌提供电池支持。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和规模经济,掌握了整个生产链的流程,并能够迅速解决技术问题。

相比之下,欧洲的超级工厂大多仍处于项目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这不禁让人质疑,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和政治领导人为何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报道最后强调,单纯依靠关税政策无法改变欧洲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落后局面,欧洲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和调整。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