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6月7日,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主论坛上介绍了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
他表示,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相对应,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规模也在持续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520.9万台,较2021年增加了近3倍;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情况看,公共类充电桩占比超过70%,同比增长57.9%。
根据用户的充电行为特征分析,电动汽车用户单日充电时段集中在早上5时到7时、中午12时到下午16时和夜间23时到凌晨1时。在用户单次充电特征方面,用户平均单次充电量为25.6度,较去年同期提高0.4度;平均单次充电时长为49.3分钟,降低了0.6分钟;平均单次充电金额为25元,同比增长0.5元,用户平均日充电次数为1.39次。此外,96%的用户选择快充,而只有4%的用户使用慢充。私家车电动车用户选择快充占到93%,选择慢充占到7%。
针对今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仝宗旗建议,一是要继续推进充电网络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二是要提升运营能力,推动充电场站等级评价,推进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丰富充电服务生态,提升用户充换电体验。四是要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五是要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布局虚拟电厂业务,助力实现碳中和。
从用户的充电行为价格角度看,2022年下午14时到18时的价格每度电上涨0.05元左右,相比于去年仅有小幅涨幅。此外,比较去年,下午时段充电占比有所下降,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习惯正在悄然变化。
仝宗旗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310万辆,新车零售端正在加速渗透。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大小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捷性,因此未来还需要持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