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车评网“值得学”系列文章中,有一篇曾经对欧拉汽车和余飞做了深入报道,当时笔者比较推崇余飞对于欧拉汽车品牌定位及营销方面所做的成绩。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余飞的“更爱女人”式营销,让欧拉割了一手好韭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本来比较成功的品牌经营者,却落此“骂名”?
原来该文章中,对于余飞的品牌营销成绩,也是比较认可的,槽点是针对欧拉iQ车型,在7月份出现的多起自燃事件,以及长城欧拉后续的处理办法,最后认为如果欧拉真的“更爱女人,那么就别让女人受伤。”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以一种“怒其不争”的态度,希望欧拉能够对得起信任它的用户,尤其是那些不太懂车的女性车主,不过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该文章已经在全网下线,车友们再看不到了。
欧拉iQ7自燃事件回顾
上图为网传欧拉iQ在充电时出现的自燃事件照片,当时浓烟滚滚,场面一度失控,好在最终并没有人员伤亡。而正是因为多起自燃事件发生后,多家充电站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贴出公告,明确要求长城欧拉品牌的电动汽车,在充电时车主不得离开现场,否则充电站工作人员会对相关车辆进行断电处理。如果欧拉汽车在充电时发生意外,后果则由车主自行承担。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柔和的处理方式,部分充电站已经将欧拉列入黑名单,明确禁止该品牌车型入场充电。这无疑让买了欧拉的车主很后悔,而也不再会有人敢买这个品牌了。
针对此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办法,也引起了媒体对于欧拉及余飞的强烈不满。认为厂家在召回事件上,还要进行事件营销,并且是有雇佣水军之嫌。在召回文章的跟帖中,存在大量洗地内容,宣传长城欧拉“靠谱、爽快、有责任感”等。如果真是如此,那确实令人不齿,企业产品难免有出现问题的时候,长城这样成熟的企业在遇到问题时,最起码先要有个诚恳的处理态度,余飞如果真是利用这起事件,“耍小聪明”被人嫌弃的话并不冤枉。
从长城汽车的召回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拉的解决办法是“免费检测”,然后“刷新软件”,最后是“必要时更换电池组”。这被解读为第一,欧拉承认有自燃风险,第二非必要时不更换电池组。那么相关媒体发出质问:何为“必要”?烧了车,烧死人才算必要么?难怪欧拉的处理办法令人愤怒,与其“跟帖”中被标榜的责任感确实完全背离。
除了安全事故,还有其他质量问题
其实欧拉自燃事件在车评网看来之所以被“引爆”,主要是安全问题大于天,其次是余飞疑似不当的进行了事件营销,消费事故。而平时欧拉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只是没有被引起重视而已。除了iQ车型有车主反应续航虚标问题外,其他欧拉车型的问题也不少。在车质网上,欧拉白猫2020款的投诉中,动力电池故障占比最高,而在欧拉黑猫2021款车型中,动力电车和电机问题占比则最高。由此可以看出,欧拉系列的成功,目前更多的是余飞在女性定位上的成功,产品质量,尤其是动力系统的质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欧拉之所以近年来这么被人关注,和其定位为“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是分不开的,而众所周知,女性对于汽车、对于驾驶方面的能力要相对男性普遍会弱一些,这其实就更需要“靠谱”的车,只是靠外观设计,靠一句口号,和不断地营销洗脑,放着质量问题不彻底解决,出了问题又不够诚恳,那么就难免被人诟病有“割韭菜”之嫌了。
写在最后:
在欧拉营销层面,车评网仍然认为余飞是成功的,只是偶尔可能过度依赖营销,才适得其反。但在欧拉产品质量和社会责任方面,如果长期被媒体诟病,那真的要找找自身的原因了,只有好产品,好服务才能最终铸就好品牌,而女性品牌,则更需要有一颗诚恳的关爱女性之心。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慕容排骨,编辑:小编撰,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长城欧拉造型山寨漫步者,甲壳虫,保时捷,名字东施效颦特斯拉。
看着就没啥想法!
深度好文
写的不错,加个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