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杆叫少连杆,不应该叫多连杆
宝马集团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战略规划,标志着公司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集团的研发投入达到了创纪录的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占集团总营收的6.4%。这一巨额投资将支持宝马到2027年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涵盖各种驱动方式和所有市场细分。首批采用新世代技术的国产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预计2026年将在中国实现量产。此外,一款搭载先进驾驶控制系统的BMW新世代概念车将于4月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强调,公司正致力于确保稳健的业绩同时前瞻性地布局未来。为此,宝马在捷克索科洛夫投资3亿欧元建立了“未来出行开发中心”,这是宝马全球最大的测试场地,专注于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此外,宝马正在推进360度全维度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AI技术全面赋能研发、生产、销售等全价值链环节,目前已有数百个AI尖端应用场景。
在动力电池领域,宝马自2019年起建立了电芯技术三大能力中心,覆盖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新世代的突破性创新技术将应用于未来所有BMW车型。宝马计划到2027年在全球市场推出40余款新车型,覆盖多种驱动模式及全部细分市场。电动化方面,纯电动车型已覆盖所有主要细分市场,成为集团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24年,集团在全球的纯电车型销量近42.7万辆。2025年,宝马集团电动化将迎来两大重要里程碑: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将突破300万辆,纯电动车累计交付将突破150万辆。
宝马还不断探索氢能源技术,计划在2028年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驾驶乐趣是宝马的品牌核心,公司发布了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三大技术——BMW首创全景iDrive、BMW首创驾控超级大脑、革命性大圆柱电池,将智能驾驶乐趣提升至新高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支持AI用户体验和场景,相较于现款车型集成算力提升逾20倍。
在智能化和人机交互方面,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在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等领域开展合作。宝马在中国拥有四大研发创新基地,覆盖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四地,构建了全栈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体系。位于上海的宝马集团亚太科技中心,专注于前沿科技探索,洞察新兴创新趋势,将前沿技术融入BMW全球创新体系。
最新评论